【西街观察】日本强排核污水 拿全人类健康当赌注

8月24日,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,预计排放时间持续30年。

蓄谋已久,终于出手。8月22日,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了这一决定,距离核污染水正式排海只剩下两天。

两天里,舆论滔天。决定宣布后,大批日本民众聚集在首相官邸前高声抗议,“勿将代价留给未来”“不允许仓促行事”等口号随处可见。同天,韩国多个环保团体强烈谴责这一计划,并敦促日方立即撤销排放计划。


(资料图)

对于排海决定,日本当局给出的理由是,福岛核事故至今,130万吨核污染水将至储存极限,需要排水以安全关闭核电站。

但多年以来,这种蓄意营造出来的紧迫感和必要感却始终站不住脚。正如评估日本核污染水排放计划的科学家罗伯特·里士满所言,这是一个基于政治和金钱的决定。

日本的算盘打得叮当响,排海无非是省事儿省钱。妄图花小钱办大事,把安全隐患留给别人,把利益留给自己。

日本放肆、美国纵容、韩国暧昧,美日韩同盟在这个时候又鼓捣到一起,确实干不出什么好事儿。

至于东京电力公司所谓的放射性物质净化“达标”,更是难以服众。核污染水与核废水有着天壤之别,两者性质不同、来源不同,处理难度更不同。

福岛核污染水总量之大、成分之复杂、处置周期之长史无前例,处理的成熟性和有效性本就有待验证。而在长达30年的排放时间里,如何确保多核素净化处理系统(ALPS)长期高负荷运行的性能与效率,更是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。

环保无国界,事关全人类生命安全,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,核污染问题由不得“画饼”。德国海洋研究机构研究表明,自排海之日起,57天内相关放射性物质即可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,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。

核污染水一放了之容易,后患却难除。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,例如氚、碳-14、碘-129等。

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氚会被海藻吸收,形成稳定的有机氚,被鱼虾吃掉后,走向人类的餐桌。而对人类和海洋生物来说,碳-14和碘-129的危害可能比氚更大,其中前者的半衰期超过5000年,后者半衰期更是长达约1570万年。

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声称,日本政府将对未来数十年的排海负起责任,且不说流水的日本首相,区区一国政府,又如何负得起全人类生命健康的责任?

要为全人类安全负责,起码先问问全球人民支不支持,答不答应,愿不愿意。动动嘴皮子就能为全人类负责?

在全球化面临诸多问题的当下,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,而是一个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现实的客观存在。在全球关切的重大健康、安全议题上,环境治理也需要重塑新秩序——一个强调责任的新秩序,一个不把利益凌驾于安全之上的新秩序。

“覆水难收。”8月23日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用这四个字做了回应。汪文斌说,我们不希望2023年8月24日成为海洋环境的灾难日。如果日方一意孤行,就必须为此承担历史责任。

(文章来源:北京商报)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非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