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好调查研究的“粽”头戏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年年端午粽,岁岁味不同。粽子的魅力,就在于恰如其分地释放和点燃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希望。时值端午,唱好调查研究的“粽”头戏,让调查走访不留余“粒”、成绩出“粽”,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才会接“粽”而来。

包好“情怀”之叶,才能与调查研究一见“粽”情。粽叶一般以芦苇叶、箬叶等制成,表面光滑、气味醇香,深受人们喜爱。诗词中“青箬笠,绿蓑衣”,就是用箬叶编成的斗笠。粽叶,天生带着一股人间烟火气,“片片粽叶裹温情”,裹的是田间地头的柴米油盐,裹的是大街小巷的家长里短。调查研究是一项群众工作,深刻体现着“土地情怀”和“为民情怀”。包好“情怀”的粽叶,才能让“粽”头戏不见“走马观花、蜻蜓点水”之隙、不露“忠言逆耳、红脸出汗”之怯。要带着感情,“轻手轻脚”地,不给群众添麻烦、添负担,要带着责任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不漏掉任何一个点位,要有虚心请教的诚意、耐心倾听的态度,与群众同坐一条“长板凳”、同喝一壶“大碗茶”,才能与民情不期而遇、同频共振。

填好“务实”之馅,才能令调查研究重情“粽”义。粽叶包罗万象,但“粽”观咸与甜,“务实”才是最好的“馅料”。焦裕禄曾说:“调查时一定要实事求是,不扩大也不缩小,是什么情况就是什么情况,不要先划一个圈圈,以自己主观想象去收集材料。”所以,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,刻舟求剑不行,闭门造车也不行,异想天开更不行。真正掌握全面、真实、丰富、生动的第一手材料,就只能用实事求是的态度,不回避矛盾、不掩盖问题,近的远的都要去,好的差的都要看,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,做到“有一是一、有二是二”。填好“务实”的馅料,才能让“粽”头戏有“内容”、有“滋味”。要有“听真话讲真话”的担当和勇气,也要提防书本、权威等教条主义的“‘馅’阱”,才能让提出的问题更贴合实际,才能让问题的解决越有效率。

系好“实干”之结,才能让调查研究不负“粽”望。无论是用蔺草,还是用麻绳或棉线扎粽子,都是为了让粽子“成形”,否则便会功亏一篑。调查研究也是如此,一语不能践,则万卷徒空虚。要让调查研究“有形”,更“出粽”,离不开后期稳步推进的成果转化。不仅要加强对调研选题完成情况、调研问题解决情况的跟踪问效,更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顺应人民意愿、符合人民所盼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。以人民群众答不答应、高不高兴、满不满意作为调查研究“结题”的标准,落实好惠民生暖民心的新招、实招。要将实干苦干的作风和探索革新的实践拧成一股绳,纵使在新矛盾新挑战的“沸水”中翻腾,也要锤炼解决问题的“真功夫”,紧紧系好老百姓的幸福事业。待出锅时,粽子的香味满满飘然而起,“粽”头戏便能飘香万里、共话安康。(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 尹凡)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非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